时间: 2025-05-09 03: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5:12
《临清阻泊》
作者: 王揆 〔明代〕
河渠启闭问官程,
闸吏威尊阻客行。
晓塔晴开篷外影,
夜涛寒上枕边声。
沙昏鱼菜喧新市,
日暗牛羊下旧城。
瓦砾不堪寻故迹,
愁听父老话承平。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河渠附近停泊时的所见所感。作者询问官员关于开关河渠的事宜,但却被闸口的官吏阻止,无法通行。清晨时,阳光透过塔楼投射到船篷外,夜晚则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沙滩上,鱼和蔬菜的叫卖声喧闹着新市场的热闹,而天色渐暗,旧城里的牛羊归家。瓦砾满地,无法再寻觅往日的踪迹,心中愁苦,只能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太平盛世的故事。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述官吏的威严和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变迁。
王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事变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思索。
《临清阻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河边停泊时的复杂感受。诗作开篇以“河渠启闭问官程”揭示了官民间的隔阂,官吏的威权使得诗人无法顺利通行,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权力结构与人们的无奈。接着,诗人在晨昏交替之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夜晚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诗中对新市的喧嚣与旧城的宁静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多样性。
“瓦砾不堪寻故迹”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诗人通过对父老讲述的“承平”时期的向往,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对动荡不安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在细节上充满生活气息,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动的无奈与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闸吏”是指什么?
诗人对“承平”时期的态度是?
“瓦砾不堪寻故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