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3:12
两行老柏参天翠,
银烛青骢御史回。
深夜酒阑人散后,
独留明月照霜台。
两行高大的老柏树直插天空,
银色的蜡烛和青色的马车将御史送回。
深夜酒席结束,人们已纷纷散去,
只留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霜冷的台阶。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御史”反映了古代官员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萨都剌,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出身于游牧民族,后来归入汉族,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宴回》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宴席后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反映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宴回》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宴会后静谧的夜景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开头的“两行老柏参天翠”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还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坚韧。接下来的“银烛青骢御史回”则通过御史的回归,勾勒出宴席的热闹与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深夜酒阑人散后,独留明月照霜台”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月光的清冷与台阶的霜寒,象征着孤独与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宴席后的静谧,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宴回》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a) 冷清
b) 温暖
c) 悲伤
d) 喜悦
“独留明月照霜台”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热闹
d)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