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8:16
酹江月 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
作者: 萨都剌 〔元代〕
六朝形胜,想绮云楼阁,翠帘如雾。
声断玉箫明月底,台上凤凰飞去。
天外三山,洲边一鹭,李白题诗处。
锦袍安在,淋漓醉墨飞雨。
遥忆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淡淡长空孤鸟没,落日招提铃语。
古往今来,人生无定,南北行人路。
浩歌一曲,莫辞别酒频注。
这首诗描绘了六朝时期的美丽景象,想象着绮丽的楼阁和如雾般的翠帘。悠扬的玉箫声在明亮的月光下断断续续,台上的凤凰已经飞去。远处的三座山和洲边的一只白鹭,正是李白曾经题诗的地方。那锦袍如今安在何处?只留下醉墨湿润的飞雨。遥想王谢的功名利禄,在人间富贵中就像清晨的露珠般短暂。长空中孤鸟渐渐消失,落日的余晖传来钟声。古往今来,人生无常,南北行人的路途各异。最后唱一曲高歌,莫要推辞频频举杯道别。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多才多艺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了历史感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登上凤凰台怀古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凤凰台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萨都剌的《酹江月 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六朝时期的繁华与美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如绮云楼阁、玉箫声断,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尘世的美。尤其是“遥忆王谢功名”一句,直接引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王导和谢安的地位曾经显赫,但如今又有谁能留存于世?这种短暂与永恒的对比,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此外,诗中使用的对比手法,如“古往今来,人生无定”与“浩歌一曲,莫辞别酒频注”,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在这份怀古的情绪中,诗人并未完全沉浸于忧伤,而是通过高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箫”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优美的音乐
C. 历史人物
“遥忆王谢功名”中的“王谢”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人物?
A. 王阳明与谢安
B. 王导与谢安
C. 王羲之与谢霆锋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与人生的无常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萨都剌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对人生的态度更为洒脱,而萨都剌则在怀念中带有更多的思考与感伤,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