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26
叠叠石石石㠂嶆,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刬地过城百丈高。
这是一座座叠加起来的石头山,像是高耸入云,竖起的旗杆与旗帜齐平。是谁建造了这条云梯,能够穿越城墙,直达百丈高的地方呢?
在古代,云梯的构造和使用常与攻城掠地相关。诗中提到的“云梯”,不仅是对建筑的想象,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且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
《杵歌七首》是杨维桢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创作,可能与他对生活的观察、对理想的追求有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于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思考。
本诗通过描写石山的叠加与云梯的高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类创造力的敬佩。开头部分的“叠叠石石”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形成了一个雄壮的背景。接着,通过“立竿作表齐竿旄”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而“阿谁造得云梯子”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所需的努力与创造力。最后一句“刬地过城百丈高”则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人们面对高峰时的勇气与决心。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勇攀高峰的精神。
整首诗歌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创造力的赞美,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理想时的努力与决心。
诗中提到的“云梯”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类的创造力
C. 追求理想的道路
D. 以上皆是
“叠叠石石”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平坦的土地
B. 叠加的石山
C. 幽暗的山谷
D. 流水潺潺
该诗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A. 现代派
B. 传统古诗
C. 叙事诗
D. 诗剧
可以将杨维桢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二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理想的追求,但杨维桢更侧重于对人类创造力的歌颂,而陶渊明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