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9:02
独禄篇
杨维桢
独禄独禄恶水浊,仇家当族,孝子免污辱。
孝子躯干小,勇气满九州,拔刀削中睨父仇。
父仇未报,何面上父丘。
漆仇头,为饮器。
脔仇肉,为食嘬,头上之天才可戴!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孝子的愤怒与无奈。他痛恨那些肮脏的水源,仇家正当其族,孝子也不愿受辱。虽然孝子的身体瘦小,但他的勇气却充满了整个九州。他拔刀直指中间,怒视着仇敌。父亲的仇未能报,如何能面对父亲的墓丘?用仇敌的头颅做饮器,以仇敌的肉做食物,头上的天才(即聪明才智)又如何能承受?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时代的变迁和士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烈,家族仇恨和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孝子的形象表达对家庭荣誉和个人尊严的重视。
《独禄篇》通过孝子的视角,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仇恨的强烈反抗。诗中“独禄”的重复,强调了孤独和耻辱的承受。诗人在描述环境时用“恶水浊”来突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仇敌的存在让孝子感到无所适从。尽管身躯小,但“勇气满九州”则突显了其内心的坚定与勇敢。
整首诗情感激昂,通过对仇恨的渲染,表现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诗中提及的“漆仇头”和“脔仇肉”则是对仇敌的极端报复想象,表现了诗人对正义的渴望与无奈的挣扎。
此外,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冲突,令人感受到一种压抑而又激烈的情绪。诗的结尾“头上之天才可戴”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挑战,暗示着即使面对困境,孝子依然可以通过智慧与勇气寻求生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揭示了对家族仇恨的强烈情绪和对父亲孝道的执着,展现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挣扎与反抗。
诗词测试:
“独禄”在诗中意指:
a) 独自享受尊荣
b) 独自承受耻辱
c) 独立自主
d) 独处无依
“孝子躯干小,勇气满九州”中的“九州”指的是:
a) 中国的地理区域
b) 孝子的家乡
c) 一个虚构的地方
d) 孝子的理想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排比
d)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