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游梵行院》

时间: 2025-04-27 08:56:16

诗句

晓渡南冈五里松,精庐未见已闻钟。

门前拂地垂杨柳,扫净秋来过马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6:16

重游梵行院

原文展示

晓渡南冈五里松,
精庐未见已闻钟。
门前拂地垂杨柳,
扫净秋来过马踪。

白话文翻译

清晨渡过南山的五里松林,
虽未见到精美的庐舍,却已听到钟声。
门前的垂柳拂地而下,
秋天的马蹄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注释

  • 晓渡:清晨渡过,指早晨时分。
  • 南冈:南边的山冈。
  • 五里松:指距离较远的松树,可能是指五里长的松树林。
  • 精庐:精致的庐舍,表示房屋的美观。
  • 未见已闻钟:虽然还没见到庐舍,却已经听到了钟声。
  • 门前拂地:门前的柳树垂得很低,几乎拂到地面。
  • 扫净秋来过马踪:秋天来临,马的踪迹被打扫得一干二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南宋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派词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贺铸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重游梵行院》创作于贺铸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梵行院是一个禅院,象征着宁静和超脱,诗人通过重游此地,表达了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回忆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重游梵行院》是一首体现了贺铸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作。诗的开头“晓渡南冈五里松”,描绘了清晨渡过松林的宁静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精庐未见已闻钟”,则通过闻钟声而生出对庐舍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宗教氛围的感知。

“门前拂地垂杨柳”,柳树的低垂象征着柔美和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扫净秋来过马踪”则表现了秋天的到来,马蹄印被打扫干净,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渡南冈五里松:诗人清晨渡过南边的山冈,路旁有五里长的松树,营造出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
  2. 精庐未见已闻钟:虽然尚未见到庐舍,但耳边已传来钟声,体现出一种期待心理。
  3. 门前拂地垂杨柳:门前的柳树低垂,轻柔地拂及地面,展现出一种优雅的自然之美。
  4. 扫净秋来过马踪:秋天已经来临,马的踪迹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手法,如“晓渡南冈”与“扫净秋来”形成对称。
  • 拟人:柳树的“拂地”使其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意象。
  • 意象:松树、钟声、柳树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思。通过对宁静禅院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钟声:代表着宗教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柳树:象征柔美和生命的脆弱。
  • 马踪:隐喻人生的足迹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渡南冈五里松”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黄昏的山冈
    B. 清晨的松树林
    C. 雨后的河流

  2. 诗中提到的“精庐”指的是什么? A. 精致的庐舍
    B. 破旧的房屋
    C. 竹林小屋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宁静
    C. 激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贺铸的《重游梵行院》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贺铸更侧重于宁静的禅意,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贺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 同刘季游登天柱冈四首 左藏南库西庑下纸合负暄戏题 芗林五十咏·北垞 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其一 瓜州遇风 跋李允蹈思故山赋辞 六月将晦,夜出凝归门 清晓出郭迓客七里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源清流净 必以情 执引 干雨 食宿相兼 包含英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正使 自字旁的字 小本经营 五步成诗 包含芹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擿伏发奸 信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