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3: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3:00:44
沁园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
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
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
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
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
君知否,我生於何处,死亦魂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哀伤。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经历了许多磨难和离乱。命运的恶缘将他捕捉,使他沦为他人之妾或妻,父母、兄弟姐妹也四散流离,失去联系。心中所思所念,写下家书,却无处寄托。越人向北走去,回首只见雁峰,天涯远望。面对柔软的翠鬟和细柳,心中感到无奈;在缺月和稀疏的桐树下,面对淡烟衰草,怎能不悲泪如雨。你可知道,我生于何处,死后又归何方。
作者介绍:刘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命运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其作品多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 turbulent years 的背景下,诗人经历了家庭的破碎与社会的动荡,深感人生无常与命运的捉弄。
《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哀伤。诗的开头以“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引出全篇,直接表达了生不逢时的无奈。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家庭的破碎与亲人的流离,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切的孤独与失落。诗中“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揭示了在动荡时代,个人命运常常被他人所左右,无法自主。随后,作者描绘了自然景象,以“缺月疏桐,淡烟衰草”表达自己的悲苦心情,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一问“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则让人思索生命的意义与归宿,展现了对存在的深刻反思。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的控诉,深具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翠鬟云软”形象的描绘出女性的柔美,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家庭的思念,反映出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挣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我生不辰”是指什么?
A. 生于好时光
B. 生于不好的时光
C. 生于平常时光
D. 生于伟大时光
诗人对家庭的感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A. 亲情的温暖
B. 家庭的破碎与流离
C. 家庭的富裕
D. 家庭的团圆
“君知否,我生於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己的财富
B. 自己的命运与归宿
C. 自己的朋友
D. 自己的工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沁园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后者同样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怀念,但更加注重女性的柔情与细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