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渔父》

时间: 2025-05-23 08:10:46

诗句

岁俭何曾敢吃浆,早于世路似忘羊。

桃花饭有秦人味,不染膏粱脂腻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10:46

原文展示:

渔父
作者: 李龏 〔宋代〕

岁俭何曾敢吃浆,
早于世路似忘羊。
桃花饭有秦人味,
不染膏粱脂腻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拒绝。诗中提到,生活节俭的人从来不敢享用奢侈的食物,似乎在世俗的道路上早已忘却了羊肉的美味。桃花源中的饭菜,带有秦人风味,却不沾染那些油腻的奢华。

注释:

  • 岁俭: 年龄和生活节俭,指生活简朴的人。
  • : 指一种用浆水做的食品,含有奢侈的意味。
  • 世路: 指人世间的道路,暗喻社会生活。
  • 桃花饭: 指一种清新淡雅的食物,象征简单自然的生活。
  • 膏粱: 指油腻的食物,多用于形容奢华的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龏,字宪之,号万山,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风气日益奢华,诗人通过对比简朴生活与奢华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渔父》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不同选择。开头两句“岁俭何曾敢吃浆,早于世路似忘羊”,描绘了在物质生活上节俭的人,因而不敢享受奢华之食,似乎在世俗的追求中早已遗忘了羊肉的美味。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桃花饭有秦人味,不染膏粱脂腻香”,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桃花饭象征着一种清新、淡雅的生活方式,带有古老的文化内涵,而不沾染奢华的油脂和腻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俭何曾敢吃浆: 表达了节俭的生活理念,节俭的人在奢侈面前通常保持距离。
  2. 早于世路似忘羊: 暗示在追逐世俗名利的路上,反而遗忘了生活中真正的美好。
  3. 桃花饭有秦人味: 桃花饭代表了自然和简单的饮食,带有古文化的味道。
  4. 不染膏粱脂腻香: 强调与奢华生活的隔绝,反映了诗人对纯净饮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节俭与奢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象征: 桃花饭象征着自然、纯净的生活方式。
  • 隐喻: “世路”隐喻世俗生活的纷繁与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提倡简朴生活的理念,反映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俭: 生活节俭的象征,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
  • 桃花饭: 代表自然和简约,蕴含古文化的清新气息。
  • 膏粱: 奢侈与油腻的饮食,象征世俗的繁华与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桃花饭”象征什么?

    • A. 奢华的生活
    • B. 简单自然的生活
    • C. 复杂的世俗
    • D. 忘却的美味
      答案: B
  2. “岁俭”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奢侈的追求
    • B. 生活的挑战
    • C. 对节俭生活的赞美
    • D. 忘记生活的美好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以渔舟为题材,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饮酒》:陶渊明的诗作,歌颂田园生活的豁达与恬淡。

诗词对比:

  • 李龏《渔父》与陶渊明《饮酒》都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但李龏更注重对比奢华的反思,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直接热爱。两者共同反映了对物质追求的抗拒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龏诗文集》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三 客怀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三十一 竹隐一肩月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八 羁游 浣溪沙 其二 草堂觅句 浣溪沙(烛下海棠) 浣溪沙(霜菊黄)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固定汇率 足字旁的字 口诵心惟 画里真真 甘字旁的字 侧词艳曲 才夸八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桑枢畒牖 爿字旁的字 事物 包含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坠的词语有哪些 标点 资妆 日朘月减 双人旁的字 粮结尾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