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过翠屏》

时间: 2025-05-07 16:20:31

诗句

蛮荒乃有此巑岏,石黛因依碧玉寒。

须信佳山如绝色,凭谁貌取一生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0:31

再过翠屏

作者: 曾几 〔宋代〕

原文展示:

蛮荒乃有此巑岏,
石黛因依碧玉寒。
须信佳山如绝色,
凭谁貌取一生看。

白话文翻译:

这蛮荒之地,竟然有这样险峻的山峰,
石头的颜色如同黛色,依傍着寒冷的碧玉。
一定要相信这些美丽的山,就如同绝世的美人,
又有谁能凭外表来判断一生的价值呢?

注释:

  • 蛮荒: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形容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
  • 巑岏: 形容山势险峻的样子。
  • 石黛: 指石头的颜色,像黛色一样深沉。
  • 碧玉寒: 碧玉的冷色调,形容山的美丽与寒冷。
  • 佳山: 指美丽的山。
  • 绝色: 绝世的美丽,形容山的容貌。
  • 貌取: 根据外表来判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文,号梦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几游历山水之间时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外表评判的质疑,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再过翠屏》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开篇的“蛮荒乃有此巑岏”直接引入了诗歌的主旨,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壮丽。通过“石黛因依碧玉寒”的描写,诗人将山石的颜色与美玉的清冷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山的寒冷与美丽,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主观感受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这些美丽的山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像是绝世的美人,值得细细品味。最后一句“凭谁貌取一生看”则是对外表评判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象,而应深入内在,理解事物的真正价值。这首诗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蕴含了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蛮荒乃有此巑岏”:在荒凉的地方,有如此险峻的山峰。
    2. “石黛因依碧玉寒”:石头的颜色像黛色,依偎在寒冷的碧玉旁。
    3. “须信佳山如绝色”:要相信这些美丽的山如同绝世的美人。
    4. “凭谁貌取一生看”:又有谁能凭借外表来判断一生的价值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绝世美人,强调其独特的美丽。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形象化:通过生动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
  •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在于赞美自然之美,同时反思人们对事物的表象评判,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巑岏: 代表险峻的自然景观,象征勇气与挑战。
  • 石黛: 表示大自然的颜色,带有一种冷峻的美感。
  • 碧玉: 象征高贵与冷酷,反映自然的清冷一面。
  • 佳山: 美丽的山,承载着自然的灵动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蛮荒”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地方
    c) 美丽的花园
    答案: b) 荒凉的地方

  2. “佳山如绝色”的意思是: a) 山的颜色很普通
    b) 山就像绝世的美人一样美
    c) 山是不可接近的
    答案: b) 山就像绝世的美人一样美

  3. “凭谁貌取一生看”表达了什么? a) 只看外表
    b) 质疑外表评判
    c) 重视外表
    答案: b) 质疑外表评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景色,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曾几的作品更加强调对外表与内在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诗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枕上偶赋 书嬾 闭门 记梦 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副龙湫图持奇客请予作诗 周洪道招食江西筍归为绝句 秋兴 岁晚幽兴 自咏二首 其一 秋日山居四首 其四 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越瘦吴肥 源广流长 包含屦的词语有哪些 衣冠禽兽 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神羞 无所措手足 开冻 辰字旁的字 烟霞色相 却下 心忙意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