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2: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2:47:15
长相思 丛斜
作者:姚燮 〔清代〕
玉树歌残,素馨梦断,粉脂狼藉堪怜。
咸阳紫陌,蜀阜青墩,一般落叶哀蝉。
绮殿当年。有阿茶凤笛,小郁鹍弦。
秋老绿蘼烟。更何人寻袜搜钿。
叹藓碣尘磨,漆灯膏闭,愁台冷月娟娟。
芜陵埋帝子,可重教侍寝黄泉。
露睇星鬋。空魂怅樊楼旧筵。
剩沙桥风梧夜唱凄然。
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难以忘怀的愁苦与孤独。
诗的开头描绘了玉树的歌声已然消逝,素馨花的梦也已破灭,满地的粉脂令人心痛。
在咸阳的街道,蜀地的青山上,落叶与哀鸣的蝉声交织,充满了悲凉。
回想当年的华丽殿堂,有人在吹奏凤笛,或是弹奏郁鹍琴,音色娇美。
秋天的绿蘼烟雾缭绕,谁还在寻找那失落的袜子和钿子呢?
感叹着尘世的磨难,漆灯已熄,冷月映照愁苦的台阁。
芜陵埋藏了帝子,是否能再教他在黄泉相侍?
露水中凝视星辰,空有一腔怅惘,思念那樊楼的旧筵席。
最后,沙桥上,风中的梧桐在夜里凄凉地歌唱。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创作之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诗人的情感常常与历史背景相互交织。
《长相思 丛斜》是一首充满了哀愁和怀旧情感的诗作,姚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玉树”、“素馨”、“咸阳紫陌”等,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意境。作者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尤其是在“愁台冷月娟娟”这一句中,冷月映照下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尤其强烈。
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历史背景,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而有深度。比如“芜陵埋帝子”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隐喻了个人命运的无常。总的来说,这首诗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共鸣,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树歌残”意指:
A. 青春已逝
B. 春天来临
C. 歌声嘹亮
D. 美好常在
“漆灯膏闭”表达了:
A. 灯光明亮
B. 希望的消失
C. 夜晚的安静
D. 人生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芜陵”主要指:
A. 美丽的山丘
B. 埋藏历史的地方
C. 繁华的城市
D. 诗人的家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姚燮的《长相思 丛斜》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姚燮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厚重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思念。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却都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