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32
云去苍梧馀竹泪,难能骨肉相看。
沧桑过后报平安。料应思故国,何日续清欢。
两载音书成间阻,槎风西望漫漫。
交辉玉树定开颜。壮怀钦彩笔,私愿托刀环。
云彩已经飘散,苍梧山上只剩下竹子流下的泪水,
难得与亲人相见。经历了沧桑之后,愿能报平安。
我想,应该会思念故乡,不知何时才能续写欢乐的时光。
两年来音信阻隔,望着槎风向西,漫漫无尽。
交辉的玉树一定会让人展颜而笑。壮志豪情用彩笔书写,
私下愿望就是把它托付给刀环。
龙榆生(1893-1955),字季良,号秋水,浙江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风云,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甲午年(1894年)上元前两日,正值龙榆生在上海博物馆高楼对雨的沉思之际。此时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个人情感,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词作,诗人通过云、竹、风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渴望。开篇以“云去苍梧馀竹泪”,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感伤与眷恋。接着“难能骨肉相看”,直接道出与亲人相见的难得,情感愈加强烈。
诗中提到的“沧桑过后报平安”,不仅反映出对过往艰辛的感慨,也传达出对未来重聚的希望。接下来的“料应思故国,何日续清欢”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通过“两载音书成间阻”,诗人描绘了音信阻隔的无奈,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交辉玉树定开颜,壮怀钦彩笔,私愿托刀环”,展现出诗人豪迈的志向与美好的愿景,意欲通过艺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愿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
整首诗以思乡情为主线,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苍梧”代表什么?
“沧桑过后报平安”中的“沧桑”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