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5:08
不踏金堤新筑沙,却寻寂寞紫云家。
一春弦管花间鸟,半夜笙歌水底蛙。
荣悴安时犹竹柏,行藏有待岂匏瓜。
独醒正渴杯中物,薄薄茅柴亦胜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的开头,作者没有踏上新筑的金堤,而是寻找那寂静的紫云居所。春天的乐声在花间鸟鸣中回荡,而半夜的笙歌则伴随着水底青蛙的叫声。荣华与衰败在安定的时光中如竹柏般坚韧,行踪与藏身又岂能如同匏瓜那样随意?独自清醒,正渴望杯中的饮品,薄薄的茅草柴火也胜过了茶的芬芳。
胡铨,字仲明,号紫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个人情感,追求心灵的宁静。
《辞朝》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繁华的追求逐渐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诗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喧嚣的厌倦,折射出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辞朝》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宁静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开篇的“不踏金堤新筑沙”便点明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拒绝,转而寻求“寂寞紫云家”的幽静。诗人用“春弦管花间鸟”和“半夜笙歌水底蛙”来描绘春日的乐趣和夜晚的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感。
接下来的“荣悴安时犹竹柏”用竹柏比喻人生的坚韧与持久,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而“行藏有待岂匏瓜”的句子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选择的重要性,行藏之间不能随意。这种哲理的思考让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最后,作者以“独醒正渴杯中物”结束,再次强调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即使是薄薄的茅柴,也胜过了奢华的茶水,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内心渴求的深刻体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金堤”象征着什么?
“薄薄茅柴亦胜茶”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提到的“紫云家”代表什么?
相较于胡铨的《辞朝》,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作品更为直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主题相似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