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55:22
咏雪
作者: 郑燮 〔清代〕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描绘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前两句通过数字的递增,表现出雪花的数量之多;而最后两句则强调雪花飘落之快,甚至连梅花的身影都无法看见,给人一种雪花覆盖一切的感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雪相映成趣。这首诗中的梅花暗示了冬季的美丽与寂静。
作者介绍: 郑燮(1681-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文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燮的晚期,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雪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郑燮在这首《咏雪》中,通过简单的数字和直白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数量和飞舞的景象,传达了冬日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前两句用数字逐渐增加的方式,生动描绘了雪花从少到多的变化,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读者可以感受到雪花的轻盈与飘扬,仿佛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后两句则通过强调“飞入梅花都不见”的意象,突显了雪花的覆盖力,寓意着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这种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描绘,体现了郑燮作为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与深刻的内心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花的飘落,反映了自然美的奇妙与生命的短暂,突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郑燮的《咏雪》主要描绘了什么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强调雪的数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燮的《咏雪》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描写雪的景象,但郑燮更侧重于雪的数量和覆盖,而岑参则通过雪景传达出离别的情感。两者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和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