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2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25:31
沁园春 送蓝公漪还闽
作者:曹贞吉 〔清代〕
闽海畸人,凌轹词坛,飞扬若斯。
况烟云落纸,南宫北苑,锟铻切玉,周鼎商彝。
大翮山头,鸿都门下,一艺分来自可师。
延秋路对西风黄叶,欹帽吟诗。
沧浪遗派攸归。除高柄林鸿更有谁。
喜霜浓月白,共君一醉,短衣孤剑,此去安之。
三尺残阳,两行枯柳,衰草平芜有所思。
今行矣,想旧庐无恙,松菊依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蓝公漪的送别之情。闽海地区的诗人,屡屡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表现得如此出众。如今烟云飘落在纸上,南宫北苑的诗词如同锻造的玉器,周朝的鼎器和商朝的彝器,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高山之巅,鸿都门下,技艺的传承可以学习。在秋天的延路上,西风吹落了黄叶,诗人偏着帽子吟咏。沧浪遗派的诗风归于何处?除了高大的林子中,谁还能与之相比?在这霜浓月白的夜晚,我与你一同畅饮,短衣孤剑的生活,心中安然。三尺的残阳下,两行枯柳旁,衰草平芜中也有思虑。如今你即将离去,我想起老家的小屋依旧安好,松树和菊花依稀可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贞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诗人,文才出众,擅长诗词,尤其在送别、思乡题材上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蓝公漪即将返回闽地之际,诗人对此次别离充满了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诗友的美好祝愿。诗中渗透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时光的眷恋。
《沁园春 送蓝公漪还闽》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闽海的诗人如何在词坛上崭露头角,表现了对蓝公漪的高度赞赏与不舍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用“喜霜浓月白”来描绘送别时的景象,既渲染了秋日的氛围,也隐喻了人生的淡淡忧伤。整首诗在结构上环环相扣,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送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闽海畸人”指的是哪个地区的诗人?
“喜霜浓月白”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诗中“高柄林鸿”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