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9
瑶台聚八仙(为野舟赋)
带雨春潮。人不渡沙外晓色迢遥。
自横深静,谁见隔柳停桡。
知我知鱼未是乐,转篷闲趁白鸥招。
任风飘。夜来酒醒,何处江皋。
泛宅浮家更好,度菰蒲影里,濯足吹箫。
坐阅千帆,空竞万里波涛。
他年五湖访隐,第一是吴淞第四桥。
玄真子共游烟水,人月俱高。
带着细雨的春潮,岸边没有人渡船,远处的晨色显得格外遥远。
我独自横舟于深静之处,谁又能看到我在柳树旁停桨的身影?
知我者,知鱼者,并非乐趣,转动帆篷悠然追随白鸥的召唤。
任凭风飘荡,昨夜酒醒,今朝何处是江边的景致?
泛舟于浮动的家,更美妙的是在菰蒲的影子里,洗脚吹箫。
坐看千帆竞发,徒然渴望万里波涛的壮观。
将来我会在五湖寻访隐者,首选吴淞的第四座桥。
与玄真子一同游览烟水之地,月亮与人都显得格外高远。
张炎,宋代著名词人,字文焕,号涧泉,晚号云溪。他在词坛上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蕴含哲理与情感,尤以山水田园题材见长。
《瑶台聚八仙》写作于张炎游历江南之际,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瑶台聚八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带雨春潮”就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柔和而又清新的基调,细雨与春潮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下来的意象“人不渡沙外晓色迢遥”,则描绘了一幅恬静的晨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
诗中反复提及水的意象,尤其是“知我知鱼未是乐”,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于世俗喧嚣的淡漠。转舵追逐白鸥的闲适,正是他心境的写照,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作者提到“泛宅浮家更好”,寓意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最后一联提到“他年五湖访隐”,显示出他渴望与隐者交流的愿望,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追求。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张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他年五湖访隐,第一是吴淞第四桥”这句表达了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