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为卞南仲赋月溪)》

时间: 2025-04-26 03:31:06

诗句

溯空明、霁蟾飞下,湖湘难辨遥树。

流来那得清如许,不与众流东注。

浮净宇。

任消息虚盈,壶内藏今古。

停杯问取。

甚玉笛移宫,银桥散影,依旧广寒府。

休凝伫。

鼓枻渔歌在否。

沧浪浑是烟雨。

黄河路接银河路。

炯炯近天尺五。

还自语。

奈一寸闲心,不是安愁处。

凌风远举。

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秋艇载诗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6

摸鱼儿(为卞南仲赋月溪)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溯空明霁蟾飞下,湖湘难辨遥树。
流来那得清如许,不与众流东注。
浮净宇。任消息虚盈,壶内藏今古。
停杯问取。甚玉笛移宫,银桥散影,
依旧广寒府。休凝伫。鼓枻渔歌在否。
沧浪浑是烟雨。黄河路接银河路。
炯炯近天尺五。还自语。奈一寸闲心,
不是安愁处。凌风远举。
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秋艇载诗去。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和晴朗的天空下,月亮像蟾蜍一样飞降而下,湖边的风景模糊不清,遥远的树木难以辨认。
这清澈的水流从何而来,怎能如此清澈?它并未与其他河流汇入东海。
在这浮净的空间中,任凭虚幻的消息盈满,壶中却藏着古今的故事。
我停下酒杯,询问你:那如玉笛般的乐声是否还在?银色的桥影摇曳,依旧仿佛在广寒宫中。
不要停留在此处,渔歌的鼓声是否还在?
沧浪江上烟雨朦胧,黄河的路与银河相接。
炯炯的星辰仿佛在天边的尺五处。我自言自语,心中这寸闲情,并非安宁之处。
乘着微风高飞,趁着冰玉般的光辉,排云而行,秋水的舟上载着我的诗篇而去。

注释:

  • :追溯,回溯。
  • :指月亮,形状像蟾蜍。
  • 湖湘:指湖南一带,湖水和湘江。
  • 浮净宇:浮动的清净空间。
  • 壶内藏今古:壶中藏着古今的故事。
  • 广寒府:指月宫。
  • 鼓枻渔歌:渔船的歌声。
  • 沧浪:指沧浪江。
  • 黄河路接银河路:意指黄河与银河相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伯懿,号山樵,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情感细腻,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月夜,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思索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歌鉴赏:

张炎的《摸鱼儿》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全诗通过描绘清澈的水流、遥远的树影以及月亮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空灵的氛围。诗人在此处不只是抒发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借助自然的景象反思人生的哲理。
“流来那得清如许,不与众流东注”,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独立精神的追求,象征着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
整首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特别是“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秋艇载诗去”,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升华为一种飘逸的生活态度。词中涉及的月亮、河流、渔歌等意象,既具象征意义,又引发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深思,达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溯空明霁蟾飞下:描绘夜空明亮的月亮如蟾蜍般下落。
    • 湖湘难辨遥树:湖边景色模糊,远处树木难以分辨,显示出月夜的朦胧。
    • 流来那得清如许:感叹水流的清澈,似乎在问水流的来源。
    • 不与众流东注:强调这股水流的独特,与其他河流不同。
    • 浮净宇:清净的空间,意指心灵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蟾”比喻月亮,生动形象。
    • 拟人:将水流、光影等赋予情感,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玉笛移宫,银桥散影”,工整而富有音乐感。
  • 主题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月亮: 象征孤独与清净,代表诗人的理想与思考。
  • 水流: 代表时间与生命的流逝,反映诗人对生命的独立观察。
  • 渔歌: 代表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摸鱼儿》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张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流来那得清如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水流的感慨
    • B. 对人生的失落
    • C. 对友情的思念
    • D. 对爱情的期待
  3. “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中“冰玉光”象征什么?

    • A. 冷漠
    • B. 明亮的未来
    • C. 消逝的时光
    • D. 自由的心灵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
  • 《水调歌头》 by 苏轼:描绘月景,寄托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白的月景描写各有特色,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抒情,而张炎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满庭芳 满庭芳•晚景和少游韵 满庭芳 满庭芳 登道场山作 满庭芳 满庭芳 满庭芳(戊戍上元喜霁,访开桃洞) 满庭芳(寿字守·四月十四) 满庭芳(王寺簿生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微波武器 包含畅的词语有哪些 纤悉必具 韬光韫玉 中律 大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包含嚼的成语 条例司 人事不省 畏结尾的成语 谨按 采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显而易见 一脉香烟 分形连气 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