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4:22
再和五首
作者:刘克庄
先生多在山中宿,为爱横斜影上窗。
茁发僧从深涧徒,赪肩奴过别峰扛。
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
空谷不知如许事,沽来村酒且开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先生”大概是指隐士或智者,常常在山中宿营,只为欣赏那横斜的影子映在窗上。深涧中的僧人徒步而行,运送着新鲜的茶叶,而别的山峰上有工人扛着重物经过。宰相在金鼎中和和羹,止渴的将军则高举着碧色的幢旗。空谷之中,谁又知晓这些事情呢?不如在村里买些酒,开缸喝一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池,晚号澄心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政治腐败和战乱频繁,诗人以山水为寄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再和五首》是刘克庄融汇自然与生活哲理的一首诗。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将隐士的生活和世俗的繁华进行对比,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先生多在山中宿”就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对僧人、工人和宰相的描绘,展现了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最后两句“空谷不知如许事,沽来村酒且开缸”则是诗人自我解嘲,表达出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仿佛在说,世间繁华与否与我无关,不如在这空谷中买酒畅饮,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简单。这种心态正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批判,也是对自我内心的解放,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先生”指的是谁?
A. 隐士
B. 宰相
C. 将军
“赪肩奴”是什么身份的象征?
A. 工人
B. 僧人
C. 隐士
诗人对山中的生活态度是?
A. 依恋
B. 厌倦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