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扶胥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6-24 12:09:29

诗句

一阵东风扫曀霾,天容海色豁然开。

何须更网珊瑚树,祇读韩碑也合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4 12:09:29

原文展示:

一阵东风扫曀霾,
天容海色豁然开。
何须更网珊瑚树,
祇读韩碑也合来。

白话文翻译:

一阵东风吹来,驱散了阴霾,天空和海面顿时明朗开阔。何必再去捕捞珊瑚树,读读韩愈的碑文就可以了。

注释:

  • 曀霾:即“阴霾”,指阴暗的天气,通常指云雾笼罩。
  • 豁然开:豁然开朗,形容突然变得明亮、开阔。
  • 珊瑚树:此处指代取自海中的珊瑚,诗人用以象征珍贵的东西。
  • 韩碑:指韩愈的碑文,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其文笔和思想影响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叔子,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诗风豪放,常以自然景观抒发情感,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刘克庄的作品多与时事、自然相关,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扶胥三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东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降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中“扫曀霾”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东风像是一个无形的力量,能够驱散阴霾,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和新的开始。

同时,诗人以“何须更网珊瑚树”来表达对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与其去追逐那些外在的、珍贵的物质,不如专心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这里通过对“韩碑”的提及,暗示了文学和思想的力量,强调了阅读和精神的滋养比物质更为重要。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阵东风扫曀霾:描绘了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驱散了阴霾,暗示着烦恼和困境的消除。
  2. 天容海色豁然开:天空和海洋都变得明亮宽广,体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和生机。
  3. 何须更网珊瑚树: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珊瑚树象征珍贵的事物,诗人不愿追逐。
  4. 祇读韩碑也合来: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通过阅读韩愈的碑文来获取内心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东风比喻希望,暗示着生活中的转机。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文学思想的崇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希望与新生。
  • 曀霾:象征困惑与烦恼。
  • 珊瑚树:象征珍贵的物质。
  • 韩碑:象征智慧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扶胥三首 其一》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刘克庄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珊瑚树”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物质追求
    C) 友谊
    D) 哲学思想

  3. 诗中“东风”所象征的含义是?
    A) 冷漠
    B) 希望
    C) 恐惧
    D) 狂暴

答案

  1. C) 刘克庄
  2. B) 物质追求
  3.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酒、对人生的豪放态度。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夏睡起 出横山江口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 寄题邹公桥 天丝行 不睡四首 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诣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言有召祸 麥字旁的字 薯芋类蔬菜 卝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旷典 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细话 反犬旁的字 眷者 呕家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当前决意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幺字旁的字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