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19:07
今年三月,连夜纷霏雪。何事东皇寒欲绝?病替踏青时节。者番杨柳迎风,春旗飞盖交红。未识丽人行处,长安陌上谁同。
今年的三月,连夜纷飞的雪花飘落。为什么东风的皇帝似乎要将寒冷延续到绝境?病痛使我无法踏青赏春。这一番杨柳迎风而立,春天的旗帜在空中交错着红色的光彩。却不知美丽的女子在何处,长安的陌上又有谁能与我同行?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文化和经济中心,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富贵与繁华。
吴湖帆(1894-1968),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风格,作品深受喜爱。他的诗词作品往往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
本诗写于清朝时期,正值春天,诗人感慨天气的不如意,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渴望,开头以“今年三月”引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连夜纷飞的雪花,突显出春天来临前的严寒,给人一种反差的感觉。诗中“病替踏青时节”一句,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病痛的无奈,表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无力感。
“者番杨柳迎风,春旗飞盖交红”则通过自然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杨柳迎风而立,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最后两句“未识丽人行处,长安陌上谁同”,则通过对丽人的追寻与长安的孤独感,展现了内心情感的空虚与渴望,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吴湖帆在艺术与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复杂情绪。
诗中“东皇”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诗中提到的“踏青”指的是?
诗中“病替”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女性的柔情。
苏轼《春宵》:则侧重于春夜的美丽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