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01:08
不修仁德合文明,
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
十年空负拔山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认为,如果不修身立德,就难以与文明相合,天道又怎会有所眷顾?他身处异乡,无法归返故乡,十年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与声名。
汪遵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他的诗作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汪遵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
《项亭》作于汪遵身处他乡之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在外漂泊生活的反思。此时正值唐代社会变迁,诗人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项亭》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四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仁德”与“文明”,不仅是对自身品德的一种反省,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唤。诗人意识到,唯有修身立德,才能与社会的文明相契合,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天道似乎并不眷顾他这样的努力者。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法归返的无奈,尤其是“隔岸故乡归不得”,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彷徨。时光荏苒,十年如白驹过隙,诗人感到自己在外漂泊的岁月中,未能实现理想,空负了自己的才华与名声。这样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人生的思考,让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感悟,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呼唤修身立德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仁德”指的是什么?
A. 个人道德修养
B. 社会的文明
C. 诗人的名声
D. 自然界的规律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什么?
A. 依恋和思念
B. 漠不关心
C. 恨之入骨
D. 视为陌生
诗中“十年空负拔山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懊悔与失落
C. 喜悦
D. 无所谓
答案:1. A 2. A 3. B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汪遵则更加关注个人的命运与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