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9:13
人去。人去。影也留他不住。晚来风倦帘旌。又见花前月明。明月。明月。何苦阴晴圆缺。
人已经离去,影子也无法留住。傍晚时分,微风轻拂,帘幕已显得疲倦。又看到花前明月,明月啊,明月,你何必因阴晴圆缺而忧伤呢?
吴藻(约1671年-约1735年),清代诗人,字子美,号云卿,籍贯不详,生于福建,后居于扬州。吴藻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脱俗。
《转应词》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创作环境中,社会动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作者对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体悟。
《转应词》是吴藻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一首作品。全诗通过“人去”和“影留”的对照,直接揭示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中“晚来风倦帘旌”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疲惫。接着,诗中的“花前月明”则转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明月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不仅象征着美丽与宁静,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一句“何苦阴晴圆缺”则是对人世间情感的哲思,月亮的变化如同人生的起伏,作者希望人们不要为此而烦恼,反而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虽然有些忧伤,却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哲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吴藻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对明月的哲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
诗中“人去”的含义是什么?
“晚来风倦帘旌”的描写给人什么感觉?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藻的《转应词》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故乡的思念。这两首诗在意象上都使用了明月,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