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29
秋梦。秋梦。梦觉笛声三弄。空堂蟋蟀频鸣。正是窗前月明。明月。明月。曾见几番圆缺。
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梦中醒来听见笛声悠扬,空荡的堂屋里蟋蟀不停地鸣叫。此时正是窗前明月高悬,明月啊,明月,你曾见过多少次圆缺交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庸,明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转应词》系列诗歌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在孤寂中对秋季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深沉的个人情感。
《转应词二首 其二》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出一个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诗中反复提及“秋梦”与“明月”,构建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开头的“秋梦”反复吟唱,仿佛在强调梦境的朦胧与迷离,这不仅是对秋天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梦觉笛声三弄”,笛声的悠扬与蟋蟀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夜晚景象。笛声的变化与蟋蟀的鸣叫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一联“明月。明月。曾见几番圆缺”,通过对明月的呼唤,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索。明月的圆缺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人沉浸在这一幅秋夜的画卷中。
逐句解析:
秋梦。秋梦。
梦觉笛声三弄。
空堂蟋蟀频鸣。
正是窗前月明。
明月。明月。
曾见几番圆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空堂蟋蟀频鸣”是为了表达什么?
“明月”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反复提到“秋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