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29
赖有遗鞭在黄道,不教追骑及清尘。
幸好有遗留下来的鞭子在黄道上,不让追赶的骑士沾染到清晨的尘埃。
作者介绍:董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士人多有抒怀之作。诗中表达对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又有对现实的思考和反省。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思。诗的前半句“赖有遗鞭在黄道”,以“遗鞭”作为象征,暗示着一种历史的传承与精神的指引,而“黄道”则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诗人在此处暗示唯有继承与坚持,才能不被现实的尘埃所蒙蔽。
后半句“不教追骑及清尘”,则展现了诗人对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需保持的清醒与坚定。他不希望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被外界的喧嚣与纷扰所影响,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追求,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具有普遍的共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突出内心的坚定与清净,倡导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诗词测试:
诗中“遗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黄道”在诗中代表什么?
“不教追骑及清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董行之的作品在意象表现上更为直接,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理想的决心,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一种更为平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