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21: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1:23:33
示寂偈
五十五年梦幻身,
东西南北孰为亲。
白云散尽千山外,
万里秋空片月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如梦的感慨,经历了五十五年,人的身体如同梦幻般虚幻。无论是东、南、西、北,谁才是真正的亲人呢?当白云在千山之外散去时,万里秋空下,只有一片新月在闪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梦幻”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源于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强调一切皆为幻影。诗中提到的“白云”与“千山”,是传统诗词常见意象,象征自由与超脱。
作者介绍:
释慧元,宋代高僧,生于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以禅理为中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晚年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回顾与思考。在宋代,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人开始关注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行。
《示寂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其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开篇以“五十五年梦幻身”引入,令人深思,人生如梦,岁月匆匆,提醒我们珍惜时光。接着以“东西南北孰为亲”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疑惑和思考,暗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的亲情和友情何在。
下半部分“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更加开阔的意象,白云的散去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已远去,留下的是清明的秋空与崭新的月亮。这种意象的转变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内心宁静,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情感上由内而外,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人生的回顾,最终达成一种对生命的释然与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梦幻身”是指什么?
A. 真实的身体
B. 虚幻的人生
C. 身体的健康
D. 生活的乐趣
诗人在“东西南北孰为亲”中表达了什么?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万里秋空片月新”中的“新”字象征什么?
A. 过去
B. 希望与重生
C. 失落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示寂偈》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登鹳雀楼》则强调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壮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