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25:05
闲阶踏遍怜华足。偏懊恼春愁成曲。
簇簌敛桃笙,展向毫褥。
隔墙唱彻丝和肉。残梦断琮琤寒玉。
漫捲绣帘听,孤闷吹豪竹。
在空闲的台阶上漫步,怜惜那花瓣的足迹。
却偏偏因春愁而懊恼,心情如同愁绪的曲调。
轻轻收拢桃花的笙音,铺展在柔软的床褥上。
隔着墙,我听见歌声传来,宛如丝弦与肉声的交融。
残余的梦境如琮琤的寒玉般断裂。
我漫无目的卷起绣帘,听那孤独的心情在豪竹中回荡。
邹祗谟(1645-1711),清代著名诗人,字梦阮,号白云山人。他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海棠春 其二 午睡》创作于清代,是作者在春日午后,受到春景的影响,表达了对春天的怅惘与思考。诗中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音乐,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午后的宁静与怅惘。诗人在闲暇的台阶上漫步,感受着春日的气息,却因心中无尽的愁绪而感到懊恼。诗的开头通过“闲阶踏遍怜华足”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然而“偏懊恼春愁成曲”则揭示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接着,诗人描写了音乐的意象,“簇簌敛桃笙”,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表现了对春花的赞美。然而,音乐的美好并没有消除诗人的孤独感,反而让他思绪更为纷繁,“隔墙唱彻丝和肉”使得诗人与外界产生了隔阂。
最后,诗人通过“漫捲绣帘听,孤闷吹豪竹”,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更通过复杂的情感反映了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愁苦的深思,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人在哪个季节描写了他的情感?
“怜华足”中的“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豪竹”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