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宣城劝农》

时间: 2025-08-08 02:53:25

诗句

一分东作五分春,相汝耕夫更在勤。

七月诗成种田法,庶人章作劝农文。

祈蚕必使蚕如瓮,卜稼须观稼似云。

老守别无新治行,只将丰岁答吾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2:53:25

原文展示

宣城劝农 吴泳 〔宋代〕

一分东作五分春,相汝耕夫更在勤。 七月诗成种田法,庶人章作劝农文。 祈蚕必使蚕如瓮,卜稼须观稼似云。 老守别无新治行,只将丰岁答吾君。

白话文翻译

一分耕作五分春光,劝你们农夫更加勤劳。 七月诗篇成了种田的法则,庶人篇章成了劝农的文章。 祈求蚕事顺利,蚕茧要像瓮一样大,预测庄稼收成,庄稼要像云一样茂盛。 我这老守官别无新政策,只愿以丰收之年回报我的君王。

注释

  • 东作:指耕作。
  • 相汝:劝告你们。
  • 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其中描述了农事活动。
  • 庶人章:指《尚书·洪范》中的“庶人章”,内容涉及农业劝导。
  • 祈蚕:祈求养蚕顺利。
  • 卜稼:预测庄稼的收成。
  • 老守:作者自指,意为老官员。
  • 新治行:新的治理措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风格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在宣城任职期间所作,旨在劝导农民勤劳耕作,祈求丰收,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劝农为主题,通过引用《诗经》和《尚书》的典故,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诗中“一分东作五分春”寓意耕作与春光同等重要,劝导农民要勤劳。后文通过祈蚕和卜稼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最后,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新的治理措施,只愿以丰收之年回报君王,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务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分东作五分春:耕作与春光同等重要,强调耕作的辛勤。
  2. 相汝耕夫更在勤:劝告农夫要更加勤劳。
  3. 七月诗成种田法:引用《诗经·豳风·七月》,强调农事的重要性。
  4. 庶人章作劝农文:引用《尚书·洪范》中的“庶人章”,强调劝农的意义。
  5. 祈蚕必使蚕如瓮:祈求蚕事顺利,蚕茧要像瓮一样大。
  6. 卜稼须观稼似云:预测庄稼收成,庄稼要像云一样茂盛。
  7. 老守别无新治行:作者自谦,表示没有新的治理措施。
  8. 只将丰岁答吾君:只愿以丰收之年回报君王。

修辞手法

  • 比喻:“蚕如瓮”、“稼似云”形象地比喻了蚕茧和庄稼的丰收。
  • 引用:引用《诗经》和《尚书》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劝农和祈求丰收,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作:耕作的意象,代表勤劳。
  • :春天的意象,代表生机和希望。
  • 蚕如瓮:蚕茧的意象,代表丰收。
  • 稼似云:庄稼的意象,代表茂盛和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月诗”是指哪部经典作品? A. 《诗经》 B. 《尚书》 C. 《周易》 D. 《春秋》

  2. 作者在诗中自称为“老守”,这表明他是什么身份? A. 年轻的官员 B. 老年的官员 C. 农民 D. 学者

  3. 诗中“祈蚕必使蚕如瓮”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盼? A. 丰收 B. 和平 C. 健康 D. 教育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豳风·七月》(《诗经》)
  • 《尚书·洪范》

诗词对比

  • 与《豳风·七月》对比,两者都涉及农事活动,但《宣城劝农》更侧重于劝导和祈求丰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译注》
  • 《尚书译注》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 游白紵山 念奴娇(三和) 感皇恩·老去最难禁 青玉案 再赋喜雪二首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七 再用出郊韵三首 沁园春·二十年前 糖多令(湖口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寅吃卯粮 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营私植党 特笔 包含宋的词语有哪些 愿景 比目连枝 包含唾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祅梦 改过从善 弓字旁的字 滥官污吏 送铺 鼠字旁的字 画荻和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