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7:31
原文展示: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膺走马长楸阴。 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 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黄须儿战邺下次军,白袍兵劫花门寨。 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 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官兵被称为羽林,他们在长楸树荫下骑马奔驰。 选拔并登记在光禄寺的名册上,日夜守卫花费着司农的金钱。 听说敌人的骑兵侵犯边塞,六部的良家子弟无法忍受。 黄须儿在邺下与敌军作战,白袍兵攻打花门寨。 义军不断转移阵地,即使敌人俘获了名王归来。 封侯建府享受丰厚赏赐,仍然是汉朝宫殿前的孤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生卒年不详),字泳之,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羽林郎》这首诗描绘了汉代羽林军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们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吴泳对汉代历史感兴趣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羽林军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边疆战事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羽林军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诗中“臂膺走马长楸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羽林军训练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的威武和训练有素。“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则表达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和良家子弟的报国之志。“黄须儿战邺下次军,白袍兵劫花门寨”进一步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士兵的英勇。最后两句“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则表达了即使获得封赏,士兵们仍然是孤独的守护者,凸显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羽林军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们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描绘战斗场景和士兵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以及对边疆战事的关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臂膺走马长楸阴”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羽林军训练 B. 羽林军战斗 C. 羽林军休息 D. 羽林军巡逻
“黄须儿战邺下次军,白袍兵劫花门寨”中的“黄须儿”和“白袍兵”分别指什么? A. 年轻的勇士和穿着白袍的士兵 B. 黄色的旗帜和白色的旗帜 C. 黄色的马和白色的马 D. 黄色的盔甲和白色的盔甲
诗的最后一句“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表达了什么? A. 士兵们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B. 士兵们仍然是孤独的守护者 C. 士兵们被封侯并建立府第 D. 士兵们在汉殿前守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