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22:24
南乡子
霜籁入枯桐。山压江城秀蔼浓。谁著夜光松竹里,玲珑。十丈冰花射好风。物外蕊珠宫。几缕明霞玉镜中。银浪三江都一吸,春融。晓病眉尖翠扫空。
冬霜的风声穿透了枯桐树。高山压着江城,景色显得幽雅而浓郁。是谁在夜晚的松竹之间,画下了那玲珑的光影?十丈高的冰花映射着和煦的春风。物外的世界仿佛有珠宫般的美丽。几缕晨曦犹如玉镜中的光辉。银色的江浪在春光中轻轻融化,仿佛在吸收春天的气息。清晨的病态如同眉尖的翠色被一扫而空。
作者介绍:蔡松年(生卒年不详),金朝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词风格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南北朝交替之际,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描绘冬季景象与春日气息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开头的“霜籁入枯桐”,展示了冬霜的寒冷与枯木的凋零,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紧接着“山压江城秀蔼浓”,则转向了江城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在苦寒中仍然存在的美。
诗人在夜色中细腻的描绘出松竹间的光影,仿佛在问谁会在这样宁静的夜晚为自然增添一丝生机。“十丈冰花射好风”,进一步引入了关于冬与春的转换,冰雪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最后,诗人以“晓病眉尖翠扫空”结束,表达了清晨的来临,仿佛将所有的忧愁一扫而空,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词既有冬天的凄清,又有春天的温暖,展现了诗人在自然变迁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四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诗人内心感受的丰富层次,反映了自然与人心的紧密相连。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霜籁”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风声
B. 夏天的雨声
C. 秋天的落叶声
“十丈冰花射好风”中的“冰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丽与纯洁
C. 暴风雪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春天的到来?
A. 银浪
B. 枯桐
C. 明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松年的《南乡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二者都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蔡松年专注于季节交替的美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起伏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