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时间: 2025-04-26 20:32:07

诗句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

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2:07

原文展示: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的忧愁总是害怕诗歌的挑逗,心中的幽愤只能靠酒来排解。面对酒,反而更加遭受诗债的困扰,真是让人无奈,毛颖的才华也无法得到施展。

注释:

  • 穷愁:深重的忧愁,形容愁苦的情绪很深。
  • 撩拨:挑逗、激起情感。
  • 幽愤:心中隐秘的愤懑,形容不易表达的愤怒。
  • :依靠、借助。
  • 诗债:指诗歌带来的烦恼或负担,这里隐喻创作的压力。
  • 毛颖:指毛泽东的颖才,这里用以表示有才华却未能施展。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毛颖”可以理解为对古代诗人或文人的一种借用,表示才华的局限与未能施展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字子固,号鸥洲,宋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沉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之道生活的动荡时期,诗人常感受到生活的压迫与文人创作的困顿,因而写下此诗,表达面对忧愁与愤懑时的无奈与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依赖使他在忧愁中寻找出口;另一方面,创作的压力又让他倍感窘迫。诗的开头“穷愁长怕诗撩拨”便道出了诗人对诗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诗的喜爱,也有对其带来的情感刺激的恐惧。接下来的“幽愤须凭酒破除”,隐约传达出一种借酒浇愁的无奈,似乎只有酒才能稍微缓解内心的愤懑和困扰。

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面对酒,诗人不仅无法得到解脱,反而更深地陷入了“诗债”的困境,表达了他在创作与生活之间的挣扎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人面对内心冲突时的脆弱与孤独,是对个人情感深刻的剖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愁长怕诗撩拨”:长久的愁苦让诗人对诗歌的刺激感到恐惧。
  2. “幽愤须凭酒破除”:心中的愤懑只能借助酒来排解。
  3. “对酒更遭诗债窘”:面对酒,反而感受到更大的创作压力与窘迫。
  4. “可堪毛颖不中书”: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失落,毛颖的才华未能施展。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隐喻:诗债的概念隐喻了文人创作的压力与负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人在忧愁与创作压力下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揭示了诗人对生活与创作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愁:象征了深重的内心苦闷。
  • :象征借助外物来逃避现实。
  • 诗债:象征创作带来的精神负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穷愁”指的是: A. 生活的富裕 B. 深重的忧愁 C. 无忧无虑 D. 欢乐的心情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破除”心中的幽愤? A. 写诗 B. 喝酒 C. 旅行 D. 与人交谈

  3. “毛颖”在诗中象征: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朋友 C. 诗歌的主题 D. 生活的琐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达借酒浇愁的主题。
  • 李白《将进酒》:探讨酒与诗的关系,情感释放。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之道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压抑与无奈,而李白则是豪情万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王之道生平及其诗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华山 中秋月 齐山 厓山吊古 罗浮 谒谢南海神登浴日亭 登小金山 秋日集海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相亲相爱 阜字旁的字 吊验 财竭力尽 桑梓之念 千岩竞秀 斧结尾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皇鉴 包含阶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玉豆 冬烘头脑 阶陈 饮鸩止渴 包含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