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46
《谒丞相祠观八阵图》 作者:李訦(宋代)
人言忠孝不磨灭,
神物护持存水浒。
千家陵谷几变迁,
此石不移自章武。
本由黄帝古兵法,
六十四以八为伍。
髯孙且惧促达走,
贼操游魂何敢拒。
刻铭沙石水底碑,
教战石存山下鼓。
一片丹心天地间,
万世闻风犹御侮。
我来起敬凛如生,
再拜一言公必取。
瀼流东截阵图前,
寝隳城壁颓民宇。
能安拳石止波流,
愿回瀼患思民抚。
常使夔人知感公,
踏碛年年吊千古。
有人说忠孝之心永不磨灭,
神明和众神灵保佑着《水浒传》。
多少家园和陵墓经历了变迁,
而这块石头却始终屹立于章武之地。
这完全源于黄帝的古代兵法,
六十四阵法分为八阵。
即使是髯孙也害怕迅速奔跑,
贼寇的游魂又怎敢来侵犯呢?
在沙石上刻下了底碑,
教战之石在山下的鼓声中回荡。
我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在天地之间,
万世之中仍然能听到他的威名。
我来此怀着敬意,心中如生,
再拜一次,公必定会接受我的请求。
在瀼流东边,阵图展现在眼前,
城墙已倒、民众遭受颓废。
如果能安定拳石,止住波流,
我愿意回到瀼流,思念民众的安抚。
常常让夔人知晓他的恩德,
年年踏碛,怀念千古的英雄。
李訦,字友直,号云岫,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活跃于文人圈中。李訦的诗作多以历史、军事和忠孝为主题,风格雄浑,常以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个人情感。
《谒丞相祠观八阵图》写于李訦游览丞相祠和八阵图时。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和忠臣的敬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孝文化的重视。李訦通过描绘八阵图的历史背景,唤起人们对古代智慧与忠诚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李訦对忠孝文化的崇高敬意。开头两句便引人入胜,强调忠孝的重要性,既是对个人道德的肯定,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应。通过对八阵图的描绘,李訦将古代战术与忠诚理念结合,表明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及对英雄事迹的追忆。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如黄帝的兵法和《水浒传》,不仅丰富了诗意,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整首诗层层推进,从历史的变迁到个人的敬仰,情感真挚而深厚。尤其是结尾部分,李訦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愿意为民众的安宁而努力,彰显了诗人的责任感与担当。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孝精神的崇敬与传承,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民众安宁的关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代的思考,李訦希望唤醒人们对忠诚和责任的重视。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忠孝”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帝”与“__”的兵法是古代智慧的象征。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民众的关心。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