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1:22
书事七首
北引黄河入宿河,下栽鹿角起层波。
城中待哺一万户,咫尺南船那得过。
将黄河引入宿河,像鹿角一样生出层层波浪。
城中有一万户人家在等待粮食,近在咫尺的南船却无法到达。
时少章,宋代诗人,生于北方,后迁至南方,代表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心。
此诗写于北方与南方的交界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资源的依赖以及战争带来的困扰。诗人通过水的意象,表达了对人们生存困境的关注。
这首诗以黄河的壮丽与人们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紧张关系。开头的“北引黄河”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河流的引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的“下栽鹿角起层波”则将这种希望转化为一种不安的波动,暗示着人们在等待中焦急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城中万户人家的饥饿与困境,尽管南船近在咫尺,却无法送来所需的粮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全诗情感深沉,通过水的流动与人们的等待,传达出一种无力感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黄河与城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和人们对生活希望的渴望。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无情与冷漠。
诗中提到的“咫尺南船”意指什么?
A. 离得很远的船
B. 近在眼前却无法到达的船
C. 船只已经到达
D. 船只在河中漂浮
“鹿角”在诗中用来象征什么?
A. 山峰
B. 波浪
C. 生命
D. 食物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愤怒
C. 无奈与渴望
D. 赞美
时少章的《书事七首》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通过自然景象体现人类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困境与无奈,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