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34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霜降之际,楚地的树木凋零,我才意识到寒意已经如此严峻。
天空辽阔,金光闪闪,秋色中绿红交映。
胡燕和主人告别,双双在屋檐前低语。
它们三次飞起,四次回头,似乎要走却又不忍分离。
难道不想念那华丽的屋舍,终究还是告别了珠帘。
我比不上这只燕子,远行的岁月已然漫长。
在路上寄书表达我的感叹,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作品涵盖多种题材,尤其以山水、友情、离别等主题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晚年,正值他游历各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在这个季节,秋意渐浓,燕子南飞,李白在感叹自然的变化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生活的眷恋。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是李白在秋天的某个时刻,情感丰富,意象鲜明的一首诗。诗中以“霜”和“寒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冷峻的秋季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通过“胡燕别主人”的描写,李白巧妙地引入了离别的主题,燕子在此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物,更是人类情感的象征。
诗中“欲去复相瞻”的意象,生动地刻画了燕子与主人的依依不舍,展现了情感的纠葛,反映了李白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惆怅。最后,李白以“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结束,言语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深刻认识,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李白在诗中用什么自然现象开篇?
诗中“胡燕别主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泪下不能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细致的解析与讨论,可以更深入理解李白的这首《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