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55
仁厚传嘉佑,重华继绍兴。
方恢周境土,忽治汉山陵。
俭匪珠襦殓,危犹玉几凭。
遥知天上乐,难返白云乘。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行皇帝的哀悼与追思。开头提到仁厚的品德流传至嘉佑年间,重华继承了绍兴的伟业。接着描绘了国家的疆域广阔,突然又提到汉朝的山陵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后面两句反映了对皇帝的追思,虽然奢华的葬礼并不必要,但仍然希望能有玉石般的高贵。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天上快乐生活的向往,然而却难以返回那如白云般的自在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龙,号天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诗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去世后,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怀念与哀悼。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与人物反映了宋代的政治背景和皇帝的仁德。
刘克庄的《大行皇帝挽诗六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怀念,展现了对已故皇帝的哀悼之情。诗的第一句“仁厚传嘉佑”直接点出皇帝的仁德,表达了对其治国理政的肯定。接下来的“重华继绍兴”则承接了历史的脉络,强调了朝代的延续与繁荣。
诗中对比了历史与现实,提到“方恢周境土”,显示出国家的疆域广阔,同时又提到“忽治汉山陵”,回望历史的辉煌与沉重,表达了历史的无常与对前任皇帝的敬仰之情。后两句中,诗人以“俭匪珠襦殓”来表达对奢华葬礼的反思,认为朴素更为重要,而“遥知天上乐,难返白云乘”则以宇宙的辽阔与人世的局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天人相隔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展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责任感与敬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行皇帝的追思与哀悼,传达了对仁德治国的赞美及历史的无常感。情感深沉而含蓄,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厚的皇帝是哪位?
诗中提到的“汉山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陵墓?
诗中对奢华葬礼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挽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往昔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