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31
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尹懋 〔唐代〕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君子每次都让我心生眷恋,江山的美景让我一起欣赏。
远处的水面在林外闪亮,近处的岩石在雾中隐约可见。
整天朝西北方向眺望,哪里才是我的京县?
我屡次登上高台,徒然让我泪水像霰一样落下。
"江山"和"京县"的提法体现了古代士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在外求仕的情况下,常常会感到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念。此外,通过提到“水远”和“林外”,强化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人生哲理。
尹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以其抒情诗著称,特别是在表达友谊和思乡情感方面深具感染力。
本诗创作于诗人陪伴张燕公登高望远之际,因而引发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常常游览名胜,诗人通过登楼这一活动,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开头两句,诗人以“君子”称呼友人,表明了对其的尊重和亲近。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水的明亮、岩的隐约,形成了一种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徒使泪如霰”收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惆怅,情感深沉而细腻。这种对比手法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悲伤。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君子每垂眷”中的“君子”指的是:
A. 有德行的人
B. 朋友
C. 家人
D. 诗人自己
“泪如霰”中的“霰”指的是:
A. 雨
B. 雪
C. 冰雹
D. 泪水
诗中的“京县”指的是:
A. 故乡
B. 朋友的家
C. 诗人所处的城市
D. 诗人向往的地方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但王维的作品更为直接,侧重于朋友的远行,而尹懋的诗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诗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