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伤春》

时间: 2025-05-03 22:50:03

诗句

几树莺啼酒未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将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细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0:03

原文展示:

几树莺啼酒未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将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细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白话文翻译:

几棵树上黄莺在鸣叫,我还未醉。声声啼鸣仿佛在唤醒杜司勋。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今晚的斜月可见,昨夜传来了第一声春雷。
愁苦让我在雨声中消磨时光,梦中的归处让我对云彩仍然感到疑惑。
沈郎的腰身细得不多,又被东风吹得更加消瘦。

注释:

  • 几树莺啼:几棵树上黄莺在鸣叫。
  • 酒未醺:指作者还没喝醉。
  • 杜司勋:杜甫的别名,因其有“杜甫求贤”的典故,表示作者对旧友或贤才的思念。
  • 初三斜月:农历三月初三的斜月。
  • 第一春雷:春天的第一声雷鸣,象征春的来临。
  • 愁欲遣时偏听雨:愁苦让我在雨声中消磨时间。
  • 梦将回处尚疑云:梦中归处仍然对云彩感到疑惑。
  • 沈郎:指沈复,字郎,细腰形象暗指美男子。
  • 东风瘦几分:东风吹拂使得自己更加消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煇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感慨,风格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伤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的“几树莺啼酒未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黄莺的鸣叫与未醉的状态形成了一种恍惚的对比。接着提到的“声声唤起杜司勋”,不仅是对旧友的思念,也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春雷的到来象征着新生,而斜月则暗示着时光的短暂与流转,诗人内心的愁苦在此时显得愈加浓重。随后的“愁欲遣时偏听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雨声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愁苦时光的记录。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黄莺、春雷、斜月、雨声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春天的情景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沈郎腰细无多少”,通过对美男子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树莺啼酒未醺”:诗人置身于春日的自然中,感受到黄莺的鸣叫,暗示生活的愉悦。
    • “声声唤起杜司勋”:黄莺的鸣叫让诗人想起了朋友杜甫,情感由自然转向人际关系。
    • “初三斜月今宵见”:农历三月初三的斜月,时间的流逝与春的到来形成对比。
    • “第一春雷昨夜闻”:春雷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 “愁欲遣时偏听雨”:愁苦的情绪让诗人沉浸在雨声中,借雨声抒发内心的孤独。
    • “梦将回处尚疑云”:梦中归处的迷茫感,让人对未来感到不确定。
    • “沈郎腰细无多少”:借用沈复的形象,表达对美的追求与人生的感叹。
    • “又被东风瘦几分”:东风的吹拂让人更加消瘦,隐喻岁月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雷、东风赋予人性,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联系,深刻地揭示作者内心的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在愁苦中寻求慰藉,表现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莺啼: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友谊与美好的回忆。
  • 斜月: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短暂,寄托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春雷:象征新的开始与生命的蓬勃。
  • 雨声:承载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感。
  • 沈郎: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伤春》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傅煇文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第一春雷”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的开始
    • C. 夏天的暴风
  3. 诗人对“沈郎”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的追求
    • B. 对友谊的怀念
    • C. 对生命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多地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 李白的《春夜喜雨》:通过春雨的滋润,表达了对自然的喜悦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傅煇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定风波(独登多景楼) 金蕉叶 踏莎行 南歌子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斗百花近拍 踏莎行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首字旁的字 私瘗 农歌 牛字旁的字 狂吠狴犴 汤池之固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兼包并畜 颁布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车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烂的成语 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改玉改步 肉骨 酌古准今 包含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