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鹿干岳》

时间: 2025-08-13 18:25:11

诗句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

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

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

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8:25:11

原文展示: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

白话文翻译:

在那高风的日子里,我几次去寻找,偶然见到攀条的朋友吟唱。心中更是怨恨那小偷,竟然怀疑那是鬼怪般的存在,哪里知道天籁之音其实是寄托在他人心中的。世间的音调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如同山阳吹出的笛声,我的志向依然如流水般的琴声。听说奚囊可以投进烈焰,记得那字句的价值可以抵得千金。

注释:

  • 高风:指高尚的情操或风度,亦可指高远的风景。
  • 攀条:指攀附的树枝,常用来指相互交往的朋友。
  • 偷儿:指小偷或心中怀疑的人,这里可能是比喻。
  • 天籁:天上的音乐,指自然的声音或美妙的乐音。
  • 山阳笛:指山阳地区的笛声,象征自然的音乐。
  • 奚囊:古代一种乐器,投进烈焰象征着珍贵的东西被毁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奇逢,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友情与人生哲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的阶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反映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音乐的深刻理解。开篇的“高风当日几相寻”,营造了一种清新、悠远的意境,似乎让人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着“并见攀条赠友吟”,则引入了友谊的主题,通过描绘朋友吟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诗中“方恨偷儿疑鬼物”,用“偷儿”和“鬼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杂念的排斥和对纯粹音乐的向往。接下来的“宁知天籁寄人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传达的情感。

“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认为无论是山阳的笛声还是流水的琴声,其本质都是情感的表达。最后一句“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表达了文字与音符的珍贵,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和音乐的赞美,也有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风当日几相寻:在那高风的日子里,我几次去寻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2. 并见攀条赠友吟:偶然见到朋友在吟唱,表现了友情的珍贵。
  3. 方恨偷儿疑鬼物:心中怨恨那些小偷,反映出对世俗的排斥。
  4. 宁知天籁寄人心:哪里知道美妙的乐音其实是寄托在他人心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价值。
  5. 世殊不异山阳笛:世间的音调本质相同,传达友情的共鸣。
  6. 志在依然流水琴:志向像流水般的琴声,象征追求的坚持与执着。
  7. 闻道奚囊投烈焰:听说奚囊乐器被烧毁,反映对音乐的珍视。
  8. 记来只字抵千金:记住的字句价值可以抵得千金,强调文字与艺术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籁”比喻自然的音乐,强调音乐的美好。
  • 对仗:如“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展现了诗歌的工整与对称。
  • 拟人:将音乐赋予情感,传达出音乐与人心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及友谊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珍视,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风:象征高尚情操,暗示自然之美。
  • 攀条:象征友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天籁:象征自然音乐,代表纯粹的美好。
  • 流水琴:象征流动的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柔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风”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高尚情操
    • C. 友情
    • D. 音乐
  2. “天籁”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自然的音乐
    • B. 朋友的吟唱
    • C. 诗人的心情
    • D. 世俗的杂念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奚囊”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朋友的名字
    • C. 一种风景
    • D. 一种情感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而孙奇逢则通过与友人吟唱的场景,突出友情与音乐的和谐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际关系中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碧溪太守秋巘别驾约会定林寺游玩座间因和碧溪之韵 九日洪少宰西岩袁都宪特丘放生小持船赋此却寄 九日香港太平山上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五 九日邀同人小集陶然亭 九日登松峰寺东山晚眺 其二 九日 九日旅怀 九日 九日遣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纩服 阃才 色字旁的字 指日可下 降民 蝶使蜂媒 四字头的字 命意 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补苴调胹 缶字旁的字 包含刺的成语 包含观的成语 狂言 尣字旁的字 根究着实 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来踪去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