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15
多景楼
作者:杨维桢
极目心情独倚楼,
荻花枫叶满江秋。
地雄吴楚东南会,
水接荆扬上下流。
铁瓮百年春雨梦,
铜驼万里夕阳愁。
西风历历来征雁,
又带边声过石头。
在这座高楼上眺望四方,心情独自悠然。江面上满是芦苇花和枫树叶,浓厚的秋意扑面而来。这里是吴楚的交汇之地,地势雄伟,江水连接着荆州和扬州,流向四面八方。铁瓮中百年的春雨梦,似乎悠长而又遥不可及;铜驼下万里的夕阳愁,令人感到无尽的思乡之情。西风呼啸,传来征雁的鸣叫,又夹带着边地的声音,穿过石头般的寂静。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静,号双峰,浙江人。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维桢晚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常以地理与历史的交汇点,表达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多景楼》是一首描写秋景与思乡之情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愁。首联“极目心情独倚楼”便以简洁的语言道出诗人站在高楼上的感受,既有对远方的眺望,也有对内心情境的反思。接下来的“荻花枫叶满江秋”,将秋天的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视觉冲击。
诗中描绘的地理环境,吴楚的雄伟与江水的流动,象征着历史的交融与文化的交汇,也暗示着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后半部分的“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则更深层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孤独。
最后两句“西风历历来征雁,又带边声过石头”,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西风与征雁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流浪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具备了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思乡与孤独的主题,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透过秋景的描写,折射出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极目心情独倚楼”中的“极目”意为:
A. 远眺
B. 俯视
C. 侧身
D. 低头
“铁瓮百年春雨梦”中“铁瓮”象征:
A. 年轻
B. 梦想
C. 记忆
D. 未来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温暖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