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6:12
原文展示:
黄河渡头归问津,
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
犹看陌上别行人。
白话文翻译:
在黄河渡口归来时,询问渡口是否能让我过河。离家几天,茱萸花已经开了新芽。人们总说闺中女子如同破镜飞散,然而我仍然能看到陌生人走过。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白,号靖庐,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而闻名。他的诗歌多表现豪放、激昂的情感,尤其擅长描写战斗和离别的主题。
创作背景:
《送裴图南》作于王昌龄的朋友裴图南即将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送裴图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黄河渡头归问津”开篇即以渡口作为背景,隐喻离别与重聚的场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历史与情感,诗人通过此处隐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接下来“离家几日茱萸新”,茱萸的盛开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也暗示着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茱萸的使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对友人的祝福。
“漫道闺中飞破镜”则引入了对闺中女子的思考,虽然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但同时也揭示了对人际关系脆弱的感慨。最后一句“犹看陌上别行人”,通过看陌生人更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无常,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刻,运用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交织,体现了王昌龄高超的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茱萸”象征什么?
“黄河渡头”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送裴图南》和李白的《送友人》都涉及送别的主题,但王昌龄的作品更突出了友情的深厚与细腻情感,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的壮丽景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