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方池》

时间: 2025-04-27 00:13:27

诗句

森森古木荫方池,池上秋来一夕知。

坠叶沉波青彻底,倚栏无事看鱼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3:27

原文展示:

森森古木荫方池,
池上秋来一夕知。
坠叶沉波青彻底,
倚栏无事看鱼嬉。

白话文翻译:

茂密的古树在方形池塘上投下阴影,
秋天来临时,我在池边的傍晚便能感知。
飘落的树叶沉入水中,水面清澈见底,
我倚着栏杆,无所事事,只看鱼儿嬉戏。

注释: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阴影浓厚。
  • 方池:方形的池塘。
  • 夕知:傍晚时分,便能感知到。
  • 坠叶:飘落的树叶。
  • 沉波:沉入水波之中。
  • 青彻底:水面清澈见底,水色青绿。
  • 倚栏:靠在栏杆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生命宁静的一种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雅士常常醉心于自然山水,诗人沈辽的创作正是对这一文化风潮的体现。他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歌鉴赏:

《方池》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首句中的“森森古木”不仅体现了池边树木的生机勃勃,更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随着秋天的到来,诗人借“秋来一夕知”来感知季节的变迁,体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细腻。接下来的“坠叶沉波”则描绘了秋天落叶的景象,水面清澈见底,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似乎时间在此刻凝固,令人沉醉。最后一句“倚栏无事看鱼嬉”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似乎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与快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森森古木荫方池:茂密的古树在方形的池塘上投下阴影,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
    2. 池上秋来一夕知:在秋天的傍晚,透过池水,诗人感知到季节的变化,赋予了自然以时间的流动感。
    3. 坠叶沉波青彻底:落叶沉入水中,水面清澈,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循环。
    4. 倚栏无事看鱼嬉:诗人悠闲地倚靠在栏杆上,观看池中的鱼嬉戏,体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1. 对比:古木的茂盛与清澈的池水形成对比,反映出自然的和谐美。
    2. 拟人:鱼儿嬉戏的描写,使得自然生灵富有生气,增强了诗的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秋天宁静的感悟与享受。

意象分析:

  • 古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力量。
  • 方池:代表了宁静和恬淡的生活空间。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鱼儿:象征着自由与快乐,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方池”指的是什么? a) 圆形池塘
    b) 方形池塘
    c) 长方形池塘

  2. 诗人通过什么来感知秋天的到来? a) 风声
    b) 池水
    c) 夕阳

  3. “倚栏无事看鱼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闲适
    c) 忙碌

答案

  1. b) 方形池塘
  2. b) 池水
  3. b) 闲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都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悠然,但沈辽的《方池》更侧重于秋天的气息和闲暇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匣中琴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夜与故人别 夜泊湘江 东门路 望月(一作客中月) 感情 山上树 劝酒 赠卖松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罚弗及嗣 洗髓 楞眉横眼 豕字旁的字 包含飞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佛口圣心 口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丰杀随时 损己利物 事书 包含铸的成语 丞相 欠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坐诊 包含伦的词语有哪些 拥篲救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