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2:38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这首诗的意思是: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岸边。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父亲。称别人是父亲,却没有人来关心我。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边。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母亲。称别人是母亲,却没有我拥有。绵延不绝的葛藤,生长在河里。远方的兄弟,却称别人是我的兄弟。称别人是兄弟,却没有我听闻。
《葛藟》是先秦时期的一首无名诗,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情感。由于作者不详,无法详细介绍其生平。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期,社会结构尚未稳固,家庭关系和兄弟情谊在诗中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孤独感的哀伤。
《葛藟》通过反复吟咏“绵绵葛藟”来表现一种深远而又缠绵的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葛藟不仅是植物的象征,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象征。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出对兄弟、父母等亲情的追念与渴求。每段中的“终远兄弟”表达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感,尽管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但却因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而感到彼此陌生。
诗的叠句结构加强了孤独感,重复的“谓他人父”、“谓他人母”等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即使在称呼上,彼此间的情感依旧无法得到回应,诗人在此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隔阂。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古代诗歌中常见,但《葛藟》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意象,构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人际关系的对比,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关系中的孤独与疏离。
诗中“绵绵葛藟”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反复使用“终远兄弟”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诗的主要意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