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5:10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看那采葛的人啊,一天不见,就像三个月一样漫长;
看那采萧的人啊,一天不见,就像三秋一样久远;
看那采艾的人啊,一天不见,感觉像三年那么长!
本诗中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采葛”、“采萧”和“采艾”均为古代民间常见的采集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暗示了对心中那份思念的表达。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不详,但创作于先秦时期。此时期的诗歌多以情感真挚、直白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生活或人际关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源于古人对亲人的思念或对恋情的描绘。采集植物的行为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而思念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
《采葛》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有效地表达了思念情感的深沉与绵长。诗中以“采葛”、“采萧”和“采艾”作为具体的行为,寓意着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忙碌与劳作。诗人通过“一日不见”这样的句式,反复强调了短暂分离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深化了思念的主题。
诗中用比较的手法,借用三个月、三秋和三岁等时间单位,形象地传达了相隔一天所引发的强烈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不禁感受到那种因短暂离别而产生的强烈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整体来看,《采葛》不仅是对特定人物的思念,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首先,诗人提到“采葛”,暗示着某种生活的场景,随之而来的“一日不见”,则引入了思念之情,时间的延展感让人倍感沉重。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接着换用“采萧”,将思念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三秋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远与广泛。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最后,采艾则是一种更为亲密的情感表达,三岁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思念的漫长与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因别离而产生的深刻思念,时间在这种思念中仿佛变得不再重要,强调了情感的纯粹与强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彼采葛兮”指的是什么?
A. 采集葛藤的人
B. 采集花草的人
C. 采集果实的人
D. 采集水的人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是?
A. 一天见面很久
B. 一天不见感觉很长
C. 一天见面很短
D. 一天不见感觉很快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思念的情感
C. 自然的美丽
D. 朋友的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