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6:5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6:59:40
南浦 春水用玉田词韵同融谷赋
作者: 龚翔麟 〔清代〕
人柳乍三眠,听流澌废苑春光才晓。腊雪未全消,寒沙外半旧苔痕谁扫。东风几日,鸭头新涨冰钱小。是处翠波通短棹,冷浸六朝芳草。朱栏几曲斜临,影弓弓十里香踪不了。漂出落花多,红桥口曾有浣衣人到。遥峰缥缈,霁蟾飞下游人悄。道是新烟未禁,灯火秦淮还少。
在柳树下,我刚刚醒来,听着溪水淙淙流淌,春天的光景才刚刚开始明朗。腊月的雪尚未完全融化,寒沙外还留着半旧的苔痕,不知是谁来打扫。东风吹了几日,鸭头上的冰已悄然消融。这里的碧波荡漾,短桨轻划,冷冷的水浸润着六朝的芳草。朱红的栏杆斜斜地延伸,影子弯弯曲曲,十里的香气无法消散。飘落的花瓣很多,红桥口曾有洗衣的人经过。遥远的山峰如烟雾般缥缈,晴朗的月光下,游人悄然无声。听说新烟尚未禁绝,秦淮的灯火依旧略显稀少。
龚翔麟(公元1640年-公元1719年),清代诗人,字景仁,号蓉溪,江苏人。擅长诗词,尤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该诗创作于清代,时值春季,诗人在春水初融之际,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生命的复苏,借以抒发个人的感受与思绪,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南浦春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诗人以柳树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展现了废苑的静谧与流水的声音。接着,诗中提到腊雪未消,寒沙外的苔痕,增强了时间的厚重感,使得春天的生机显得更为珍贵。
诗人描绘了鸭头小船在清水中的新涨,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朱栏曲折斜临的描绘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空间的延展,仿佛一切都在春风中轻轻流动。落花的漂浮、浣衣人的经过,带有浓厚的人情味,使整个画面生动而真实。
最后,诗人以“霁蟾飞下游人悄”结束,暗示了春天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余韵。整首诗通过对春水、柳树、落花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龚翔麟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腊雪未全消”是指什么?
诗中“朱栏几曲斜临”中的“朱栏”象征什么?
答案:
通过对比两首作品,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