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宇文六》

时间: 2025-04-26 04:58:52

诗句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52

原文展示:

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
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
愁杀江南离别情。

白话文翻译:

在汉水清澈的岸边,花朵映衬着垂柳;
微风轻拂,林间传来一枝花的轻声。
如今江北的景色依旧如此,
但让我愁苦的是江南的离别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映:花朵映照,指花的影子。
  • 垂杨:垂柳,柳树的柔软枝条下垂。
  • 汉水:指汉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 微风:轻柔的风。
  • 一枝轻:可以理解为一根轻柔的花枝,形象生动。
  • 江北江南: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暗含离别之苦。
  • 愁杀:极度忧愁,表示情感的深重。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明显典故,但“江北”和“江南”代表了诗人对两地景色的对比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约705年-765年),字元方,号逢春,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常建在江北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的美景,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送宇文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丽的江边春景,诗人在对景的细腻观察中,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开篇以“花映垂杨汉水清”引入,描绘了花与柳的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这里的“汉水”不仅是地理的指代,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微风林里一枝轻”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柔和以及林间花枝的轻盈,营造出一种宁静、柔美的氛围。然而,诗的情感转折在“即今江北还如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眼前的景色依旧如昔,但离别的愁绪却让人倍感沉重。最后一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在此刻达到了顶点,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传达出深沉的友情和离愁,展现了常建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映垂杨汉水清:描绘出春天的美景,花朵映衬着柔软的柳树,汉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澈。
  2. 微风林里一枝轻:微风拂过,林间传来一枝花的轻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即今江北还如此:尽管江北的美景仍旧如昔,景色并未改变。
  4. 愁杀江南离别情:然而,离别的愁苦却让人感到无比沉重,情感的对比加深了离别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花与柳的描写,引发对友情的联想。
  • 拟人:微风与花枝的轻盈使得自然景象仿佛具有人情味。
  • 对仗:诗中提及“江北”和“江南”,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展现了人与自然、友情与离愁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希望。
  • 垂杨:象征柔情与依依不舍。
  • 汉水: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情感的延续。
  • 微风:象征轻柔与细腻的情感。
  • 江北/江南:象征地理的分隔与情感的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水是指哪个河流?
    A. 长江 B. 汉水 C. 黄河

  2.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高兴 B. 愁苦 C. 无所谓

  3.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春天?
    A. 雪 B. 花 C. 秋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和忧国之情。
  • 《送别》: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风格上更为直接和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古诗文观止》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送宇文六》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逼诗四首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三六三 雪中海棠 吾观桔槔论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三 和陶挽歌词三首 台湾竹枝词 其二 荆林道中示孙张二君 芒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倾一时 啾哗 兴利节用 躭心 干字旁的字 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鹘握 戎卒 态结尾的成语 惙怛伤悴 颜丹鬓绿 推究根源 齿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秋水伊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