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0:07
原文展示:
寄右武滁阳 汤显祖 〔明代〕
奉常东署黯离居,宾从逢君兴有余。 夜馆听歌回骑晓,春城中酒落花初。 山当拄笏时看马,客过濠梁独羡鱼。 最是隔江杨柳色,乡心那惜数行书。
白话文翻译:
在东署黯然离居的日子里,宾客们遇到你总是兴致勃勃。 夜晚在馆中听歌,直到天明骑马返回,春天城中饮酒,正是落花初绽时。 山峰恰似拄笏时看马,客人经过濠梁独自羡慕鱼儿。 最是那隔江的杨柳色,勾起乡愁,哪还顾得上写几行书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清远道人。他的作品以戏剧最为著名,尤其是《牡丹亭》。汤显祖的诗歌也颇具特色,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寄给右武滁阳的友人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乡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春城景色和夜晚听歌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居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为情感基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夜馆听歌回骑晓,春城中酒落花初”一句,既描绘了春城的繁华景象,又隐含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而“山当拄笏时看马,客过濠梁独羡鱼”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最是隔江杨柳色,乡心那惜数行书”更是直抒胸臆,将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融为一体,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春城景色和夜晚听歌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将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融为一体,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汤显祖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元代
诗中“夜馆听歌回骑晓”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夜晚在馆舍中听歌 B. 白天在馆舍中听歌 C. 夜晚在城中听歌 D. 白天在城中听歌
诗中“山当拄笏时看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最是隔江杨柳色”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乡愁 D. 愤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