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前拟》

时间: 2025-05-01 03:24:30

诗句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4:30

原文展示: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白话文翻译:

游人疲惫地漂泊,乡愁随着大雁而来。偏偏想到湖边的菊花,芬芳的花瓣究竟是为谁而绽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倦蓬:疲惫的游子,"蓬"指蓬草,寓意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逐雁:追随大雁,指秋天时大雁南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临潭:靠近水潭,指菊花生长的环境。
  • 芳蕊:指花的芳香与花蕊,表示菊花的美丽与芬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逐雁”与“菊”,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大雁南飞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离别,而菊花则是高洁的象征,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敬宗,唐代诗人,字子远,世称其为“诗豪”。他在诗歌创作上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游历与离乡的生活,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同前拟》这首诗通过对游子倦怠与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游人倦蓬转”,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与无奈。紧接着“乡思逐雁来”,则以大雁的迁徙作为思乡情的载体,寓意着游子心中对故土的眷恋。最后两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象,菊花在此不仅是自然的美丽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与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人倦蓬转”:游子在外漂泊,心中疲惫。
  2. “乡思逐雁来”:思乡之情如同南飞的大雁,随秋而至。
  3. “偏想临潭菊”:不由自主地想起湖边的菊花。
  4. “芳蕊对谁开”:菊花的芳香究竟是为谁而绽放,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大雁的迁徙,生动形象。
  • 拟人:菊花的绽放仿佛是在询问,为谁开花,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人: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代表诗人的心境。
  • 大雁:象征思乡与离别,反映季节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孤独,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乡
    • C. 离别
  2. “倦蓬”指的是:

    • A. 疲惫的游子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饮品
  3. 诗中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忘却
    • B. 孤独与高洁
    • C. 喜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许敬宗的《同前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许敬宗更多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家庭情感的叙述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小笛弄 鸡鸣曲 空城雀 独摇手 谪仙词 冬夜吟 避世翁 宿岛径夷山舍 将归钟陵留赠南海李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山行海宿 艮字旁的字 磊落轶荡 犬字旁的字 苦结尾的成语 拱默尸禄 村夫野老 助结尾的成语 绥服 阜字旁的字 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吃小亏得大便宜 革字旁的字 上颚 包含冬的成语 包含枸的词语有哪些 枯裂 积简充栋 大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