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14
奉寄何正父总干
作者: 岳珂
经旬羽懒惯山居,不写城间一字书。
把菊见山新趣倦,泛莲依水旧交疎。
无心是处友麋鹿,有客寄谁烹鲤鱼。
见说近来军食足,不妨诗卷访犁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生活的惬意,以及与世俗生活的疏离。诗人习惯了在山中闲居,不再写城市中的一字诗篇。看着山中菊花的美丽却感到厌倦,泛舟于水边却对旧友感到疏远。虽然与鹿为友,但却没有人来与我分享美味的鲤鱼。听说最近军队的粮食充足,不如来一卷诗书,去田间犁地吧。
作者介绍:岳珂,宋代诗人,生于军事世家,擅长山水诗,受陶渊明影响,倡导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在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世俗纷扰,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山居”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山中生活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前两句提到“羽懒”的状态,表现诗人对笔墨的疏懒,似乎是在反映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的冷漠。
接下来的“把菊见山新趣倦,泛莲依水旧交疎”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表现人际关系的疏远。诗人虽与自然为友,但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感到乏味。最后两句提到“军食足”,是对时代的一种敏感反应,诗人希望在物质充足的背景下,能回归到更简单的生活状态中。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漠,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比如“友麋鹿”赋予动物以人类的友谊,表达对自然的亲近。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疏离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词测试: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友麋鹿”是为了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