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9
崆峒郁岧峣,直上万丈强。
中有广成居,白石砌华房。
抱神磨自役,室静蔼生光。
岁丁千二百,来今讵可量。
土德方在御,斋心造其旁。
至道顾何在,愿一示其方。
云飞不待族,木落不待黄。
形功精则摇,于道未相当。
失之下为士,得者上为皇。
妙训閟玄局,为公发天藏。
诚能守其一,智故兼相忘。
往游无极乐,二仪久相长。
崆峒山高耸入云,直上万丈,壮丽非凡。
其中有一处叫广成的居所,白石砌成华丽的房屋。
修炼神明的功夫,辛勤自我努力,
屋内宁静祥和,光辉自然生出。
岁月已经过去了千二百年,至今难以测量。
土德仍然在掌握之中,斋心则在其旁构筑。
至道究竟在哪里?希望能向我展示一下。
云彩飞翔并不等待家族,树木落下也不等待秋黄。
形体和功夫精妙则会动摇,但与道尚未相当。
失去的在底层做士人,获得的则在高位做皇帝。
奇妙的教诲隐藏在深邃的局中,为公众开启天藏。
若能守住其一,智慧因此而彼此遗忘。
往游无极的乐趣,二仪则能长久相生。
作者介绍:彭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多为清新脱俗,注重哲理与自然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时,诗人受道教思想影响,表达对修道、求真理的向往与思考。
《四贤古风寿帅阃·广成子》是一首融合了道教哲理与自然景观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道”的追求和对修炼生活的理解。开篇以崆峒山的巍峨壮丽引入,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接着通过描写广成子的居所,强调了修道者的生活境界和心灵的宁静。
诗中关于时间的思考,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存在的思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土德的提及,暗含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探讨了道的本质,表达了对智慧与力量的理解。诗中提到“云飞不待族,木落不待黄”,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强调了一个人应当顺应自然法则,恪守内心的修炼。
整首诗以深厚的哲理和优美的意象,传达了对道教思想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给人以启迪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追求道理与和谐,强调修道者的生活与内心的修炼,表达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遵循。
诗词测试
崆峒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云飞不待族”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土德”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