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7:18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朝霞的云彩横跨天空,
车轮的声响像流水般渐行渐远。
白色的草丛和黄色的沙地,
月光照耀着孤独的村庄,只有三两户人家。
飞鸿从空中掠过,
万千忧愁在心头缠绕,无昼夜之分。
渐渐靠近燕山,
回首故乡的路途,归去的路实在艰难。
作者介绍:
蒋氏女,生活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体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蒋氏女的诗风清丽,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途中,诗人途经雄州驿时的所感所思,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历史背景下,宋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心境,表达了对故乡和人生的深切思考。
这首《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感。首句“朝云横度”便为全诗定下了清晨的氛围,云彩的横跨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旅途的无常。接下来的“辘辘车声如水去”,用车声比喻流水,既描绘了旅途的流畅,也暗示着人生如水,逝去无痕。
“白草黄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画面,月光照耀下的孤村则增添了一种寂寞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依恋。飞鸿的出现,更是加深了这种思乡情绪,飞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归乡的渺茫与难以实现的愿望。
最后两句“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归途的艰难,燕山作为地理的标志,象征着距离的拉远和归乡之路的艰辛,强烈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和在旅途中孤独的心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旅途的无奈,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而又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归属
C. 旅途的孤独
D. 以上皆是
“朝云横度”意在表达什么?
A. 清晨的宁静
B. 时间的流逝
C. 旅途的开始
D. 以上皆是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
C. 失望
D. 轻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