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7:30
作者: 郑元秀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菊黄萸紫,近重阳天气秋光如洗。
怀燕占熊,还又应崧岳生申时节。
玉女擎香,金仙持送,锦里欢声彻。
照人风度,满怀俱是冰雪。
那更千里江城,政成人化,比春生秋杀。
双凤云间御诏墨,将下十行新札。
黄阁亨衢,碧油重幕,稳复清毡物。
策勋归去,蟠桃犹许三窃。
菊花已黄,茱萸正紫,重阳节将至,秋天的阳光如同洗净一般。
怀念燕子占据了熊的地方,崧山与岳山在这个申时节又生机盎然。
仙女手握香炉,金仙翩翩而至,锦绣的街道里欢声盈耳。
映衬出人的风度,心中满怀的却都是冰雪的冷清。
更何况千里之外的江城,政治的变迁使人感到寒意,比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更为严酷。
双凤在云间承接皇帝的诏书,将要下达十行新文。
黄阁的亨衢,青油的重幕,稳稳的又复归于清静的物象。
策马归去,蟠桃依然允许我三次偷窃。
作者介绍: 郑元秀,字子煜,号澹斋,宋代词人,以豪放、清新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怀,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重阳节前夕,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不舍与对人事变化的感慨。
《念奴娇》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思绪。首联描绘了菊花与茱萸的色彩,暗示了重阳节的到来,带有浓厚的秋意。接着,诗人转向对人事的思考,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出现的仙女形象,增添了一丝神秘与美好,但紧接着又出现了冰雪的意象,显示出诗人心中的冷清与失落。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人事的交织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诗的最后,以“蟠桃犹许三窃”收尾,带有一种调侃与自嘲的意味,表现出对现状的不甘与对未来的希冀,情感深邃而立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思索与无奈。
诗词测试:
“菊黄萸紫”中的“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哪个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郑元秀的《念奴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郑元秀的作品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