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陈亨叔司理见遗长笺小诗还贽》

时间: 2025-05-02 06:04:04

诗句

贫近山家作此行,潘舆来只费三程。

责儿反鮓嫌疑谨,使妇供鲑奉养清。

吾不入城避瓜李,子因谋野过柴荆。

紫薇老病君房去,自课樵歌代远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04

原文展示:

贫近山家作此行,潘舆来只费三程。
责儿反鮓嫌疑谨,使妇供鲑奉养清。
吾不入城避瓜李,子因谋野过柴荆。
紫薇老病君房去,自课樵歌代远情。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贫困,来到山中的家乡,
潘舆来访,只花了三程的路。
责备儿子对鱼鲜的嫌疑慎重,
让我妻子供奉清淡的鲑鱼。
我不进城避开瓜李的季节,
你却因谋划野游穿过柴荆。
紫薇树老病了,你的房子空去,
我自学樵夫的歌,代替远方的情思。

注释:

  • 潘舆:古代称客车或船的名字,指潘舆来访。
  • 反鮓:指反对或责备儿子对鱼的偏爱。
  • :鲑鱼,常用作清淡的食物。
  • 瓜李:指夏天的瓜果,果实成熟的季节。
  • 柴荆:指杂草丛生的地方,常用作野外的象征。
  • 紫薇:一种花木,常用来象征哀伤或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履道,号端明,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兼具古典与创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作者游历山乡期间,反映了他对家庭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山家生活的深切感受。开篇即提到“贫近山家”,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乡土的情感。诗中的“潘舆”代表了外界的联系,而“责儿反鮓”则体现了家庭生活中的琐碎与责任,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关心与期望。

接着,“吾不入城避瓜李”,表现出诗人对繁华都市的拒绝,选择留在乡村,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最后两句提到“紫薇老病君房去”,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常,也传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体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贫近山家作此行:贫困的我来到山中的家,暗示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2. 潘舆来只费三程:提到来访的客人,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珍贵。
    3. 责儿反鮓嫌疑谨:对儿子挑剔饮食的态度,体现出家长责任感。
    4. 使妇供鲑奉养清:妻子为家庭准备清淡食物,展现家庭和睦。
    5. 吾不入城避瓜李:选择远离城市的繁华,寻找内心的宁静。
    6. 子因谋野过柴荆:儿子因游玩而历经艰辛,表现出年轻人的冒险精神。
    7. 紫薇老病君房去:紫薇树的衰老象征着过往的怀念与时间的无情。
    8. 自课樵歌代远情:自己学习樵夫的歌,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紫薇老病”),以及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情感的层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贫穷:象征着对物质的超脱与精神的追求。
  • 山家:代表自然的宁静与乡土的温暖。
  • 紫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潘舆”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个人的名字
      答案:B
  2. 填空题

    • 诗中提到“吾不入城避__”,填入合适的词语。
      答案:瓜李
  3. 判断题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关注家庭与人际关系,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卧得季逑诗 雨夜 山空 曲渚 雨过 送充侄南还 元旦早朝次钱平皋韵 恭陪驾幸西山 长安宴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高下任心 登山逾岭 户字头的字 腾声 皿字底的字 回带 确拟 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怠的词语有哪些 日臻完善 以功补过 包含彰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嫁结尾的成语 多管闲事 杏园路 狗咬吕洞宾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